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内江期末) 文言文阅读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 , 曰公子目夷,公之,兹父为公爱之也,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不许,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之弥贼之;鉏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节选自《说苑•立节》)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妄与不A如遗B弃物于沟壑D伋虽贫也E不忍F以身为沟壑G是H以不敢当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假,文中指借助,与《劝学》中“假舟楫者”的“假”,两者的词义及用法相同。 B . 妻子,文中指妻子的儿子,古代也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婚姻中的女子一方。 C . 爱,文中指喜欢、喜爱,与《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爱”词义不同。 D . 强,文中有坚持、竭力之意,与《老子四章》中“强行者有志”的“强”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子游说齐景公,齐景公还没有动身出发就赐给他土地,孔子认为无功不受禄,景公对自己不了解,就告辞离开了。 B .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鲁国国君反复派人前去送给他邑,让他以此来置办衣物,曾子都不肯接受,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对曾子大加赞赏。 C . 兹父做太子时,因父亲喜爱弟弟,就想把太子之位让给目夷,目夷拒绝太子之位而出逃,兹父也跟着出逃了,直到桓公因病召令才回国。 D . 晋灵公派鉏之弥刺杀赵宣子,鉏之弥在亲眼目睹了赵宣子盛服等待上朝的情景后,自杀而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

      ②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5. (5) 孔子、曾子、子思在立节上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