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上·安徽期末)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 , 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 , 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节选自司马迁《管晏列传》,有删减) 

    材料二:

           管仲相威公【注】,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吾观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减)【注】威公即齐桓公。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因A威公之B问C举D天下之E贤者F以自G代H则仲I虽死J而齐国K未L为无仲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和句子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中“游”指交往,与《鸿门宴》中的“秦时与臣游”的“游”含义相同。 B . 文中“多”指多少,与《登泰山记》中的“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的“多”词义相同。 C . 反坫指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在坫上,为周代诸侯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D . “何以死哉”与《过秦论》中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句式相同。
    3. (3) 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中管仲胸怀大略,在被鲍叔牙举荐之后,帮助齐桓公称霸,并让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 B . 材料一中管仲十分注重民生,他了解百姓的喜恶,执政能够顺应民心,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C . 材料二中管仲去世后,齐桓公重用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五个公子争夺王位,国家发生内乱,齐桓公也在内乱后死去。 D . 材料二中借萧何将死之时举荐曹参的例子,论证举贤任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指明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②吾观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5. (5)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管仲功成名就的原因有哪些?苏洵是如何评价管仲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