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上·柯桥期中)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遣使来华,清朝皇帝的回信)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

    ——摘编自《清仁宗实录》

    材料二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使者,未之前闻。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

    ——摘编自林则徐谪戍伊犁途中致友人的信函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目的的活动。因此,不管清政府从事改革的洋务派自觉或不自觉、意识或不意识,他们的言行,在一定时期里是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的。

    ——夏元东著《洋务运动史》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在发展两国关系方面,中国皇帝回信与英方要求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林则徐的信关注到什么问题。以此为视角,结合学所,阐述魏源揭开“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序幕。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写出“民用企业”一个。简要谈谈你对洋务运动“在一定时期里是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