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歙县志》记载:“(明中后期的徽州)田少民稠。商贾居十之七,虽(即使)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徽州地处江南区域,既有丰富的土产,又能依靠运河沿线一带的苏、浙等商业重镇,对外贸易的货物供给自不必说。至于如何躲避重重官禁将货物运达输送,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购销网络。研究表明,徽商的购销网络是海上和陆上贸易的双向性销售,由海商、行商和坐贾或手工作坊三者构成。其中,行商既是负责将国内货物送达海商的媒介,也是将海商从海外收购到的商品运送回坐贾或手工作坊的中间人,而坐贾或手工作坊则是“源头活水”,他们或是深入农产品之地收购或是从事深加工,成为一级货源。

    ——摘编自张晗《论明代徽州海商的形成及作用》等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洋行(特别是英国洋行)的分行把大部分棉制品运进汉口等商埠。汉口十一个大华商定期在上海通过其代理人购买进口的布和纱,然后把货物转售给汉口的零售商和从湖南及河南前来汉口购货的商人。1896-1897年兰开夏访华代表团报告说:“在整个长江流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西方商人从事棉制品的进口(对华输出)贸易,除上海外,英国资本已经从汉口等口岸撤出,并且一直没有向重庆等新口岸投资。”有些专利商品或体现先进技术的商品,从20世纪开始时便建立了由西方人监督的中国代理商销售网。直至清末,进口货物的大部分销售业务仍操在中国人手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徽州海商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明朝中后期和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