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玉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目前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全新合作模式。 

    时间

    提出

    2013年9月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2013年10月

    习近平出访东南亚期间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讲话,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6月

    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正式使用“一带一路”的提法,并对丝绸之路精神和“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作出系统阐述。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设想的可行性条件,并指出21世纪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所体现出的丝绸之路精神的时代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