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文学是文化的独特表现形态和重要载体,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历史上,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传播积累了良好基础。一部《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激起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大国的强烈向往。一篇《赵氏孤儿》戏曲,展示了文明中国的形象,引发了欧洲“孤儿”改编的创作热潮。一本《狄仁杰断案全集》小说,描画出唐代名相狄仁杰的聪明才智,成为欧美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畅销书。 但是,西方杜撰的专事丑化中国人的故事.产生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小觑。正因此,我们更加要注重发挥文学的正向作用。 文学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人们的认知、思想与审美。现今,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发展进步的中国,克服西方编造故事所酿成的形象歪曲,需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中国文学经典中很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与精神的内核,而且对解决全人类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展现了中国古人对理想世界的构思,“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和谐关系的崇尚,“亲仁善邻”给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具体准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突出了合作共赢的价值趋向,“天人合一”呈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如此等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艺工作者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文学经典,激活中华文化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以具有中华审美风范的故事形态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为世界贡献华彩篇章。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经过形象化与情感化的文学承载与文学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才能行之久远、深入人心。
(以下人物故事可供参考:学不成名暂不还的少年毛泽东、半条被子暖人心的红军女战士与徐解秀、断肠明志的铁血师长陈树湘、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为民服务的英勇士兵雷锋、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学家袁隆平、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