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茂名期末)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月夜清歌

    韦君宜

    我第一次看到陈秀秀,听到她唱歌,是在玉泉村一个露天晚会上。那晚,月光像一潭清水果树林和场院都像水洗了似的干干净净,地下雪白,树丛黑光油绿。大伙就趁着月光看节目她唱着,没有伴奏,声音不是很高,但是亮极了,没有一点儿杂质,简直可以看得见是透明的。我凝神听着歌,又看着这个歌者,多美的歌声啊!她是个怎样的人?

    原来,她是这村前二年的高小毕业生,爹是个农村医生,她本人在社里干活。人聪明水灵又有一副好嗓子,跟另外两个姑娘被叫成玉泉村的“三枝花”。我们这批下放干部一来,开始辅导村里的群众文化生活,没多久就发现了她,她很快就成了我们下放队部里的常客。村里的人们光知道从外表看事,就见秀秀的头发样式、头巾颜色等,慢慢都有点变了,这点琐事引起了村里人的议论。对此,老李带着庄重而神秘的表情说:“在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新旧变革的重要问题哩。①真实意义忍怕很深远……

    老季他们要把陈秀秀保送到北京去上音乐专科学校的专修班。已经通知过她本人了,还没有回话。正赶巧我要去天津,他们就拜托我把秀秀带到北京去。

    第二天晚上,我们在大队部等秀秀。等了很久,秀秀才步子很慢地走进来。老李他们也倒不嫌她来得迟,就跟她谈起道理来。他们这个说完一段,那个再说一段。②我见她老是低着头,手指摆弄衣襟上的那根线,轻轻地说:“我乐意是乐意的。可是……可是,现在村俱乐部也缺人,……再说……再说我妈也许不放心……”她说得非常迟缓,一句一顿,有些吞吞吐吐。任姐一听这话,一挺身从炕上跳起来,直走到秀秀身边,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把自己的头偎到地头边着急地说:“怎么,你难道就没想到这事关系着你一辈子的前途?”说完这句,仿佛想起什么,又转口道:“你有才能,总得把你的才能贡献给人民啊……”他们又开始教育秀秀。谈了一阵,秀秀的脸色就渐渐缓过来了,现出了比较自然的喜色。手也不再摆弄胸前那根线,而搭在她身旁坐着的任姐肩上。听他们讲起了那远方城市的灿烂景象,学校里丰富得没边没沿的文化海洋.她的眼睛也渐渐亮了。凝神听着,终于轻轻地点着头。

    次早我抽了个空到她家去,门口的孩子却说她上村北果园地里去了。我只得跟寻到果园里。一抬头忽然看见前面一个拿长杆姑娘的身影。她脑后梳着双环,可不正是秀秀!只见地使用这长杆的姿势极其轻巧,那碍手碍脚的长杆拈在她手里就像一根软软的柳枝一样,简直没有什么分量,她仿佛随意地一会儿指到东,一会儿指到西,管子里喷出的药珠,就成为一片闪光的雾网,密密匀匀地都喷在绿叶上,连最高的大树顶上也全无遗漏。她干这活儿真是毫不费力似的轻便天娇。一看马上就叫人感觉到:只有她那干活的姿态和这片明丽的果园才相配呢。

    队长吹哨子,宣布歇歇子了。果园里马上热闹起来,姑娘们全围成一圈,却把秀秀围在中间,要她唱歌。她这天却唱得很活泼,很轻快,声音简直像在跳着的,像是在这园里的绿树顶上跳,从这片叶子跳到那片叶子。她好像情绪很好,看不出一点儿那晚在大队部表现的那种黏糊糊,也并不见有什么离别情绪。-这是怎么的哩?我已经感到,她走的事情大概有点“悬”了。果然,在中午吃饭时见到老李,他就告诉我:秀秀对出去学习的事已经变了卦了一一恋人小黄在反对。我问:“那怎么办?”

    还是要说服!”老李镇静而坚决地回答。

    到了晚上,老李、任姐和我三个人,打叠起精神就远山近水地绕着弯子对小黄开起讲来。到我们几个每人都说完了一段,喘气的功夫,小黄才忽然把那一双小灯似的眼睛向我们很快地扫了一眼,声音重重地说了一句话:“别的我不清楚,要说什么才是咱农村的需要,我倒还知道!”这话的用意当然是很显明的。说完,小黄“咚咚咚”地脚板打地就走了。

    这时,秀秀和她娘也来了。先是秀秀娘向我们哭诉:“你们别逼她了。她心里实在舍不了他,也舍不了这村庄。照这样,到了那大地方也成不了什么人才的。我不指望她有那个光采只指望她快活,高高兴兴过光景就行。"而秀秀则直奔任姐,紧靠在任姐身边,依然用手搭着任姐的肩头,轻声说:“任姐,我可真对不起你,你们对我好,真补报不过来……”又抬起头来,微笑着向我们望了一遍,笑容有点忸怩,但是那射来的眼光却是很明彻,很开朗,那明明是在说我的主意早已拿定了。”

    后来我在机关里又一次遇到老李,他提起陈秀秀没能出来的事,口气里还有些惋惜。当然,他的意见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一年之后,我们早已回到原来的机关里了。这年中秋节,我们几个应公社的邀约回到村里去“探亲”。当天晚上,参加了玉泉村的中秋晚会。在这晚会上,又一次听到陈秀秀唱歌。

    依然是一轮皎洁的明月。秀秀唱歌时还是没有伴奏。她的声音贯注到了歌曲中间每一个细微曲折的地方。如果说歌声可以分刚柔的话,那么她如今的歌声似比先前更多了些刚音,更强劲有力,却也更婉转。听着听着,忽然一个感觉浮上脑际一一这不是别的歌,是果树的歌、月夜的歌、田野的歌啊!

    我一下子思前想后联想定好多事情来,想到秀秀当时如果离开小黄和三泉行走了,知今会怎么样呢?当然,旁秀当时就是走了,也不会没有前途,不过,我总觉得值得高兴约是秀旁终于留下来没有走,这一次又让我们听到了地这充满幸福和骄缴的歌声!

    (选自(中国新文艺大系》,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十七与文学时期(1949-1966),被誉为“十七与小说中绝少的对个体生命的优美费歌”。②下放于部:从1957年5月开始,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全国有百万干部发下放到农村和工矿企业参加劳动。③歇歇子:田间休息。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别的我不清楚,要说什么才是咱农村的需要我还知道!”小黄的回答,说明下放干部们对秀秀的人生设计可能不适合她。 B . 秀秀在果园里的表现,以及秀秀的歌“不是别的歌,是果树的歌、月夜的歌、田野的歌啊”表明乡村生活对于秀秀更有意义。 C . 小说中多次写到“月光”和“歌声”,其中“月光”喻指秀秀外表的清秀统洁,“歌声”则显示了秀秀的“幸福和骄傲”。 D . 作者对下放干部们动员秀秀去北京学习的努力与秀秀最终的拒绝,都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但最终的价值指向仍然倾向于后者。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的--项是( )
      A . 传统白话小说常以留白的笔法使效事意蕴无穷,文中模线的句子①就用了这种笔法,写下放干部劝说秀秀去北京学习的重要意义。 B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林冲刚进入山神庙暂宿的描写一样。都是运用细节指写来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 C . 小黄反对秀秀去北京学习,和《祝福》中祥林嫂的丈夫意外“断送在伤寒上”一样都属于小说中的突发事件,谁动了请节的发展。 D . 小说充满着矛盾与张力:从表层看,歌颂了秀秀的心灵之美,乡村民众的生活之美;从深层看,反映出乡村的封闭落后,个人选择的合情合理。
    3. (3) 关于是去城市还是留在农村,秀秀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请结合文本要分析秀秀的心理变化过程。
    4. (4) 《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月夜清歌》中的陈秀秀,都是美好的女性形象,但两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方式方面存在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