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番禺期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峨眉山行纪 (节选)

    [宋]范成大

    峨眉有三山,曰大峨、中峨、小峨。中峨、小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

    乙未,大霁,遂登上峰。 自此至峰顶光相寺七宝岩,其高六十里,无复磴。斫木作长梯,钉岩壁,缘之而上。意天下登山险峻,无此比者。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娑罗者,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初登山半即见之,至此满山皆是。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昔固传闻,今亲验之。余来以季夏,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斓斑之迹。闻春时异花尤多,但是时山寒,人鲜能识之。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又断无鸟雀,山高,飞不能上。

    自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逆峰顶光相寺。亦板屋数十间,无人居,中间有普贤小殿。以卯初登山,至此已申后。初衣暑浴,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纩两重,又加花衲驼茸之裘,尽笥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但碎如砂粒。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携水一缶来,财自足也。

    移顷, 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已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

    忽云出岩下傍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七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一碗茶顷,光没,而其傍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 日暮,云物皆散,四山寂然。乙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云头现八大圆光B杂色之晕(数重D倚立 E相对F,中有水墨G影若仙圣H跨象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蹊,指小路,与“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中的“蹊”含义相同。 B . 盖,表原因,与《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中的“盖”用法不同。 C . 极,指到达,与成语“登峰造极”中的“极”含义相同。 D . 衣,指穿上,与后文“尽衣笥中所藏”中的“衣”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本文的相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段写登山所见及感受。作者慨叹只有登上险峻难登的大峨峰,才能看到天下的奇木异花。 B . 第四段写佛现和圣灯奇景。佛光大多出现在中午以后,但作者却在下午五时以后看到了。 C . 本文记叙有条不紊,层次井然。时间经历了由早到晚,季节则经历了由夏到冬。 D . 本文选材匠心独运。峨眉山名胜古迹众多,作者不写别处也可见到的景物,专记此山特色。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5. (5) 本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都是登临类题材的散文,请概括两文所表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情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