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自春秋时期开始,“重民轻天”的思潮兴起,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天道观问题,其实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治问题。因为否定了“天神”的意志和力量,势必逻辑地得出必须重人事、重现实政治的结论。这一方面推动着有关治国治民理论建设的开展,促使政治思想变得系统和成熟,另一方面也要求着统治者在国家机器设置上做出必要的、适宜的调整。这就是夏商西周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原则逐渐动摇、宗教事务官吏在政治生活中地位迅速下降的深刻背景之一。
在职官制度上,宗教事务官吏比重的日益降低和其政治实际影响力的不断缩小,更是神权政治衰微的典型象征。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平民与奴隶的不满反抗,名义上的天下“大宗”——天子——地位的衰落,人们观念的变化,司政、司军、司民职官地位的迅速上升,使得神权遭到多方面的挑战,也使得那些凭依天命神意光环从事政治活动的神职官吏们,无可避免地坠入厄境。
然而,先秦的政治文明进程却有自己的独特道路,早在殷商时期,王权就高度集中。而西周时的王权专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性质上看,与商代比都有了较大发展。在政治观念上,西周统治者明确承认“天命”,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必须尊重“天命”,祈求上天的保佑。周人讲“德”,但不是以“德”去否定“天”,而是“以德配天”。所以《庄子·天下》说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这种“以德配天”的思想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在西周时期,神权统治与世俗统治双管齐下,互为补充。
但是在春秋时期,“重民轻神”“天人相分”成了一股强劲的社会新思潮。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不少诗人怨天疑天,而这股思潮的兴起,为当时不少思想家重民轻天、重民疑神思想的勃兴奠定了基础。他们重新定位了“民”与“神”’两者的位置关系,认为在民神关系中,“民”是主,“神”是次;“民”为本,“神”为末。因此,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首先要重民,而不可据神意行动。这些观点的提出,基本否定了“天”“神”的主宰地位。到了战国时代,这种“天人相分”的观念,更是普遍流行,深入人心。
这股新思潮的风靡,在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当然有积极的意义,它在“天人关系”上,打破了“天”与“神”的羁绊,进入了以“人”为本位和主体的理性阶段,是思想观念上根本性的解放。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二重性,我们对其消极性也需要有足够的认识——这股新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天人之间的客观联系性与统一性。反映在现实政治实践生活领域,则是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绝对权力加以某种程度上的制衡与约束。曾经在政治治理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巫史系统,到了帝国时代,已被“倡优畜之①”了。而西汉时一代大儒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其初衷是为了回归古老的传统,回归巫史与政事双重制衡的方式,通过对“天人合一”的论证与阐释,以“天”的名义,约束与制衡君主的权力,即以神权限制君权,对汉武帝时代的酷吏政治、多欲政治进行迂回性的批评。
【注】①倡优畜之:像对待倡优一样来拉拢他们。
(摘编自黄朴民《从神职与政事的分合看先秦史演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