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4九上·杭州月考)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等扰民作业。”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版立法法自3月15日起施行。修改立法法,明确立法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表达意愿关切的途径和形式,丰富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先后制修订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如图)。时间镌刻不朽,今天,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河长制带来河长治,一幅幅鱼翔浅底、人水相亲的图画徐徐铺展;日益完善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让保护生态不吃亏、能受益的局面渐成常态……美丽中国的法治足迹铺陈延伸,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1. (1) 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结合【法律链接】评析漫画1中装修业主的言行。
    2. (2) 结合材料二,从法治要求的角度分析《立法法》修改的必要性。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美丽中国的法治足迹中蕴含的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