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2023七下·惠城月考) 资料分析
    青少年时期即中学阶段(13~18岁)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生命过程中峰值骨量的50%是在该阶段积累,而膳食营养状况是促进骨量增值的重安且可改变的因素。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维持现有家庭饮食状况的前提下,为分析膳食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了北京市1583名13~18岁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

    1. (1) 研究过程持续六个月了解学生饮食、运动等情况,使用的研究方法为 法,样本的选取应具备 (选填“随机性”或“目的性”),由于有多名学生参与,最后统计数据后还要计算 
    2. (2) 水产品、奶类等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最终在 被物底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3. (3) 研究人员在六个月后,测定参与学生的平均骨密度SOS值为1542.7米/秒。其中学生的部分饮食习惯及骨密度SOS值如下表。(SOS值越高,骨密度值越大)


      奶类摄入量(克/天)

      0

      100~

      200~

      300~

      600~900

      SOS值(米/秒)

      1256.4

      1536.3

      1542.8

      1553.4

      1554.2


      水产品摄入量(克/天)

      0

      25~

      50~

      100~350


      SOS值(米/秒)

      1527.5

      1536.7

      1543.1

      1549.6


      碳酸饮料摄入量(毫升/天)

      0

      250~

      300~

      500~750


      SOS值(米/秒)

      543.7

      1540.5

      15536.6

      1522.4

      由研究结果可知,适量摄入奶类和水产品能使骨密度增值,这是因为这些食物中无机盐 的含量高,同时含有丰富的 ,它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大量摄入 则不利于骨密度的增值。

    4. (4) 下面是参与研究的两位同学的部分饮食习惯。

      小明:每天喝牛奶100克,不喝碳酸饮料,也不摄入水产品。

      小强:每天喝碳酸饮料1罐(330毫升),不摄入水产品也不喝牛奶。

      检测结果显示,以上两位同学的骨密度均较低。为使他们的骨密度达到参与学生的平均值,请依据上述表中结果,为他们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