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宁波模拟) 阅读

    【了解彩虹成因】

    [甲]色散现象表明阳光(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由于各色光线经过玻璃棱镜后,它们各自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使复合的白光变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让每一种色光分别经过棱镜,发现它们不能再发生色散,这样的色光就叫作单色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成的光叫作复色光。阳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蜡烛火焰、白炽灯发出的光也是复色光。

    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作光谱。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和虹的色彩的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虹的形成也是由于阳光的色散。雨后空气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当阳光射入这些水滴发生色散而形成了虹。

    (选自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乙]从字源上看,虹与古代的龙密切相关。甲骨文中的“虹”字与“龙”字的头部非常相似(见左图)。从甲骨卜辞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殷商时期的人们认为虹为两首动物,它能吸饮河流池泊的水。虹在甲骨文中是两端向下接地或河中,呈弓形,加之古人认为虹的两首与龙首相似,在此“象”的基础上便产生了虹能饮水的神话原型。古代的“蝦煉”嵽”和“虹蚬”之名皆从“虫”,也可以说明在上古,人们就认为“虹”是一种具有两首的动物。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 (1) 阅读甲、乙两则材料,按要求填空。

      彩虹的形成证明了阳光是由 组合而成,这种 的现象叫色散现象。古人不理解这个科学现象,在造字时通过想象将“虹”看作  ,后来演变为桥的代称。课文《中国石拱桥》中说,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  波”(A.卧B.飞)。

    2. (2) 请分别向不识字的小孩,渴望知识的同学解释什么是“虹”,要求语言简洁,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让对方明白 “虹”的主要特点。

      ①不识字的小孩:

      ②渴望知识的同学:

    3. (3) 【分析彩虹现象】

      [丙]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①,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彀②。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③都无所睹。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即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雨霁:雨过天晴。②绡彀:生丝织成的薄纱。③铄:闪光。

      [丁]古代有虹、霓之分,统称为虹。(A)《说文解字》出部:“虹,辣,状似虫。”雨部云:“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B)《列子疏:“虹览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平天者也。”

      《晋书·天文志》动:凡白虹者:殃之本,众乱所基……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唐雎不辱使命》云:“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白虹”又被认为是最有灾祸之兆。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词语

      方法

      意思

      世传虹能人溪涧饮水,然。

      查阅字典:A.实情B.信用C.确实

      (填序号)

      时新雨霁。

      课内迁移: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熙宁中,予使契丹。

      语境比较: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

      使人过涧,隔虹对立

    4. (4)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2处)。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都无所睹

    5. (5) 材料丙记录沈括遇见“虹”的经过,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科学精神。请参考示例,在丙文中另选词句,加以分析。

      【示例】语句: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分析:“久之”“稍稍”“次日”这些词都表现时间的延续,可见作者对“虹”充满好奇,持续观察,对未知现象有强烈的探索精神。

    6. (6) 阅读材料丁中(A)(B)两处的画线句,说说哪一处关于虹霓的说法比较科学,请阐述理由。
    7. (7) 从乙、丙、三则材料看,人们对“虹”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阐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