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门头沟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臣相 , 自古为难。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 , 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虽臣之事君无二志,至于去就之节,当恩之厚薄,然则为人主者,安可以无礼于下哉?

    在朝群臣,当主枢机之寄者,或地邻秦、晋,或业与经纶,并立事立功,皆一时之选,处之衡轴,为任重矣。任之虽重,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节义不立,则名教不兴。名教不兴,而可与固太平之基、保七百之祚,未有也。又闻国家重惜功臣,不念旧恶,方之前圣,一无所。然但宽于大事,于小罪,临时责怒,未免爱憎之心,不可以为政。君严其禁,臣犯之,况上启其源,下必有甚,川壅而溃,其伤必多 , 欲使凡百黎元,何所措其手足?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

    夫委大臣以大体,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也,为治之道也。今委之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至于有事,则信小臣而疑大臣。信其轻,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又政贵有恒,不求屡易。今责小臣以大体,或责大臣以小事;小臣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受罚。职非其位,罚非其辜 , 欲其无私,求其尽力,不亦难乎?小臣不可委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

    夫上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矣。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夫四海之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乎?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若君为尧、舜,臣为稷、契,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致也。上诚能博求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夏、殷、周、汉,夫何足数!

    (取材于《贞观政要》)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君臣相 遇:投合、契合 B . 恩之厚薄 缘:依据凭借,以……而定 C . 一无所 间:差别、不同 D . 于小罪 急:急速、迅猛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未有也 ②夫上不信于下 B . ①臣犯之 ②今责小臣以大体 C . ①信其轻 ②待之过薄之 D . ①小臣不可委大事 ②夫四海之广也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内尽心膂,外竭股肱
      国君在内尽心尽力,大臣在外竭力辅佐
      B . 川壅而溃,其伤必多
      就像河水冲垮堤坝,泛滥成灾,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C . 职非其位,罚非其辜
      职责和职位不相符合,所惩罚的事情,不属于他们各自的职责
      D . 五帝可俯而六矣
      就可以俯瞰五帝了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商汤和汉高祖得伊尹和韩信辅佐,成就帝王霸业。 B . 如果臣子得过且过,就会树立不起忠君报国的节义,以致纲常不振,国家不稳。 C . 让大臣负责国家大事,让小臣负责具体的小事,这是治国的普遍道理。 D . 臣子碰到小事就改志,因小利而变心,作者认为这只是臣子的过错,与君王无关。
    5. (5)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太宗提出具体的“十思”来“积德义”,本文同为魏征的谏言,试结合全文概括魏征建议君王应如何做以达到“君臣相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