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嵊州模拟) 阅读小说《王子猷》,完成小题。

    王子猷

    何其芳

    “难道天已要亮了吗?”

    从动了一下的棉被的边缘上滑进一丝冷气,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然而这如此皑白,如此澄静地亮着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这时已能肯定地在心里说一个字了,那个字是:雪。

    他起来了。趿着鞋把窗门一扇扇打开,雪已停止了飘飞,外边的窗角都垫着一窝新雪,不自觉地把指头去试触一下,雪可爱幽冷。再从窗子平望出去,望得见的只是白色,在黑夜里显出澄静。在室内轻轻巡行一周,最后把门闩推开。随着门的开,是一声,“筼青!”

    来的是一个清瘦的童子,和他手里的一个黝色的陶壶。

    “不要甚么下酒物么?”

    “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指着窗外。

    又轻轻在堂室内走着。重新凝睇窗外:这雪,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这温柔是只允许人感到的。——就只感到不够了吗?他心里做一种聪明的微笑,脚步不自觉地重了起来。

    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

    举起眼。远远的,那个方向,使他想起戴安道。今夜真怪,一觉醒来,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说不出的模糊不定,虽说一切都似乎更清楚,更亲近。

    是这雪!

    他于是要从雪里去访他远在剡溪的朋友。

    王子猷和童子筼青在一只船里。船小小的,然而清洁使它不觉得窄促,没有一片帆,一半舱篷来遮蔽它向圆圆的蓝的天空仰视。幽暗的水柔滑地抚摸过它身边,流着永远的静寂。

    天亮。

    灰暗的黎明告诉一切将有一个冬季的阴天。

    王子猷从桨打起的水花里望到河岸,从河岸的丛林里望到天边,天边就似乎在丛林的枝巅。“划拢岸去。”

    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王子猷望着这一径白雪,不忍踏上它,又想踏上它,最后,一步步向前走去。

    出了林,是平坦的田野。有短短的木桥,有冰冷的小溪,有一声声鸡啼夹着凄冷,有一家家晨炊的烟袅上天空。

    路从一间草屋的前面过身。那门前的土坝上,站着一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

    “两位走路的先生真早。”一个笑着招呼。

    王子猷停住脚步,向农夫说,“我们是从山阴来的,打算去访一个朋友。”

    “在什么地方?”

    “剡县。”

    “不想歇歇脚吗?我还可以给两位先生准备早饭,如不嫌——”

    “那么,恭敬不如从命。”

    “到灶屋去坐,有火,暖和暖和吧。”

    所谓灶屋就是左手边现着更阴暗的门。

    一个两眼的灶占了屋的一角,灶门已亮着火光,流出湿柴的味,灶背已有一个中年的女人在做饭。

    “这两位先生是从山阴来的,将在我们这里吃早饭。”

    女人放下做着的事,带一点忙乱到堂屋去搬板凳。

    坐定,男人陪着说话,女人仍带一点忙乱跑进跑出,拿东拿西,做着早饭。

    “今年雪真大。”

    “是的,明年一定是很好的年成。”

    “真是扰乱了你们。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在饭菜上多些麻烦。”

    “没有的事。便饭便饭。”

    饭要熟时,那女人问:

    “午郎呢?”

    “一定在外面耍雪。我去喊他。”男人起身。

    外面是“午郎”“午郎”和一个五六岁孩子答应的声音。

    孩子带着顽皮的神气跑进来,看见两个生人,瞪着惊问的眼,不动,一双红红的手。

    女人从堂屋摆了碗筷进来,走近孩子——

    “你瞧,你一双手!”

    “妈,我冷!”多么习惯的依托的声音!

    女人用大大的粗黄的手握住小孩向她伸出的小手,完全包没了那红红的两拳,“谁教你耍雪的!”

    饭桌上,有炒的鸡蛋,还有肥的腊肉,大块的腊豆腐干,这显然是为贵客而准备的菜。吃了饭,他说着赶路的话告辞。主人是这样好,不肯收钱,只很客气地收了一声“谢谢”。

    “也许戴先生这时还高卧着吧。”

    为什么快乐像一阵轻轻的风飘过人的心里,跟着就扬起怅惘的尘土?为什么人要伸手去捉那轻轻的风,而又不愿捉着的是一握尘土?

    他想起他做官时是怎样不管那些属于官的俗事。为着完全适意,才连那仅是一个挂名的官也抛弃了。想起出都时,在都下偶遇桓伊的那夜,桓伊是怎样为他吹了三弄笛,主客不交一言而去。这些故事,是一般人士都知道并且传说着的故事,而他,在往次,忆及时也在心里泛起凉幽幽的微笑。但这次!

    他沉思着伸出一双红色的小小的手。

    那平凡的可祝福的家庭!那平凡里流着多温柔多充实的声音!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眼光,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晨到夜,春到冬,生到死,一首朴质而妥帖的诗——

    这样走着到哪里去,他猛意识到。戴安道家。到戴安道家去干吗?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去和他串一幕习惯的喜剧?去告诉他今天感到的悲哀?不!

    “回去吧。”

    “不是到戴先生家里去吗?不是已到了吗?”

    “我原是乘兴而来的,兴尽就可以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见着戴呢——”

    他自己听到语尾有一点颤抖,一点哽咽。

    (有删改)

    助读材料:小说取材于《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但小说并未拘泥于原作中王子猷的个性,而赋予人物更复杂的情绪。

    1. (1) 雪夜访戴,王子猷的情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梳理变化过程。

    2. (2) 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言为心声:从对话中揣摩人物的思想:

      “不要甚么下酒物么?”

      “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指着窗外。

      ②诗意表达:从富有诗意的语言中表达情感:

      “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眼光,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

    3. (3) 文中多处写到了雪景,引起大家的讨论。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对话。

      小文:我发现小说中对雪的描写很精彩,它让我联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些诗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还有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的“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旅:小说中雪的描写,不只是写景,它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如王子猷一觉醒来,看到了大雪,兴起去访友。又因大雪起得早,因而去农家吃早饭等。我认为这些雪景描写还有着的作用。

      小文:我还找到另外几个写雪的句子,如“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皑白澄静得像月光与曙光”的雪,在此处应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

      小旅:还有呢。如“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等,这些句子中的“雪”好像与人的心灵相通。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小文:我觉得这里雪景描写的作用是

    4. (4) 结合链接资料,思考作者改写“王子猷雪夜访戴”故事,重新塑造“王子猷”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

      链接资料:“我想起了我重写那样一个陈腐的故事并不是为着解释古人而是为着解释自己。”

      ——何其芳《刻意集》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