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九下·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故不为苟得

      贤者能勿

      万钟于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3. (3) 【乙】

      客[1]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2]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3]出使,散[4]游士,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苏子曰:“请假王十年。”燕王说,奉苏子车五十乘,南使于齐。

      谓齐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 。臣闻当世之举王必诛暴正乱举无道攻不义。今宋王射天答地[5],铸[6]诸侯之象,使侍屏偃[7],展[8]其臂,弹[9]其鼻,此天下之无道不义,而王不伐,王名终不成。且夫宋,中国膏腴[10]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齐王曰:“善。”遂与兵伐宋,三复宋,宋遂举。

      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天下之兵以伐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成其名。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1]客:苏秦。[2]屈:使屈服。[3]阴:暗中,暗地。[4]散游士:差遣游说之士。 [5]射天笞地:箭射天神、鞭打地神。[6]铸;铸造, [7]偃(yǎn):同“匽”,路旁的厕所。[8]展:拉开。[9]弹:用石子射。[10]膏腴:肥沃。



      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燕王   不亦 B . 当世之举王   陶后鲜有 C . 使齐北面燕   竹取道 D . 小战   主人日再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臣 闻 当 世 之 举 王 必 诛 暴 正 乱 举 无 道 攻 不 义

    5. (5) 燕王最终“成其名”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