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速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蕾锋利的,但地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竞至于颇为怀疑。我⑴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⑵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⑶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扬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1. (1) 下列对节选文段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才知道”的“才”说明“我”知道消息之晚,这便说明当时的反动政府在最大限度地封锁消息。 B . “下午便得到噩耗”,副词“便”说明惨案发生之快,雄辩地证明这是敌人预先设置的“罗网”。 C . “居然”“竟”“不料”“不信”等词,说明惨案出乎“我”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 D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惨象”和“流言”一样,足见反动派的凶残。
    2. (2) 在选段⑴⑵⑶)画横线处填上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向来   然而   况且 B . 从来   但是   而且 C . 向来   但是   而且 D . 从来   然而   况且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刘和珍是个外表与内心世界有差异的学生。 B . 文章写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明她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C . 执政府对待学生的手段之下劣凶残完全出乎一般人的预料,当然也包括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D . 执政府对请愿学生的残害以及后来对学生请愿这件事的歪曲与诬陷,暴露出执政府的反动、贪婪和腐败。
    4. (4) 文段的第五部分第二自然段,详细地写出刘和珍等三位女子被害的细节,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