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富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绿色的诗行

    朱顺清

    ①流过村边的河流醒来了,淙淙地,偶尔翻卷起朵朵浪花。

    ②水田里的烟岚,在晨曦中渐渐褪去。薄薄的水面,开始倒映天光云影和飞鸟的踪迹,也折射出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③土地被犁头深翻,松软、肥沃,充满着生机。平整好的稻田一畦一畦,一平如镜,可以看见细碎的泥土如沙子一般平静。父亲放开田中的水后,将轮子从软泥上轻轻拉过,仿佛给一页页的白纸画上了一行行的格子,夏风滑过浅浅的清水,水波粼粼,像一匹丝绸飘到了稻田里。

    ④父亲用簸箕挑着打捆好的秧苗,吱呀吱呀地行走在湿湿的田埂上,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放下来。父亲将秧把均匀地抛到水田里,画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在水田里溅起点点的欣喜。

    ⑤母亲赤脚下到水田里,弯腰拿起一个青秧。青秧是用软绵的稻草缠着的,她很熟练地解开,左手分开秧把上的青秧,右手插下去。母亲手起分秧,一落手,秧苗便直直地立在了田里。似乎把憋了一年的心里话,一撮一撮,插入土地湿软的身体里。

    ⑥母亲一起一落间,水连成一条线。我该怎样表达这个动作带给我的美感呢? 是武林高手踏浪而来,脚尖撩起的浪花? 还是曼妙女子依依裙带牵扯出的弧线? 母亲一把一把,一束一束,一捆一捆,保持着节奏、频率、行距、株距,一撮一撮,就像一个女诗人娴熟地敲击着键盘,将绿色的诗行写满田野里。田野上一片片青秧,顿时鲜活起来,翠绿起来。

    ⑦站在田埂上的我和哥,也情不自禁跳到水田里,解开秧把,学着母亲插起秧来,但手脚怎么也不协调,把直线推进搞成逶迤蛇形。我们沮丧极了。这个时候,父亲总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手把手教我们,直到我们掌握了插秧的全部要领。之后,我们一家人一字排开,弯腰驼背,在水田里缓缓推进,把脊背留给天空的鸟声、云声、光声甚或远处隐隐的雷声。面朝水田,插下咱家的春暖花开。水田里的上空是温暖的,村民们忙着将秧苗和布谷鸟的叫声一同插下,一同插下的还有一个金灿灿的秋天。

    ⑧插秧季,村庄像一个盛大的节日。村民们劳作着、笑着,这笑是放开的,和田地一样宽阔,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泥水、稻秧,还有在田埂上模仿插秧动作的白鹭,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田间耕作图。这幅画,年年相似,年年又不同。它运动于山川河流之间,定格在无数庄稼人的梦里。

    ⑨风从低处翻过河堤,湿漉漉的,暖洋洋的,轻轻拂过累得腰酸背痛、坐在田埂上小憩的我们一家人。一脸疲惫的父亲,呆呆地望着远处的山,喃喃着:“要是有插秧机代替这活计该多好啊!

    ⑩一晃30年过去了,我也离开了家乡,成为一名教师。父母都已是耄耋之年,但与父母一同插秧的画面总在记忆里闪现,父亲的那句话总在我心头响起。10年前,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加入了外出务工的大军,杂草乘虚而入,挤占了水稻的版图,将荒凉写入村庄,也写进父亲的叹息里。

    ⑪在南方写字楼里待了5年的哥哥,接到父亲的电话,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把村里抛荒的良田全部流转起来,用全机械化的耕作代替了人工。今年五一假期,我回到了家乡。哥告诉我,他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凭借机械的高效率,一个人耕种下来,同时还经营一处“插秧”体验研学基地。他嘿嘿地笑着,不仅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

    ⑫哥哥带我到插秧现场,只见他坐在大型插秧机上,听着音乐,娴熟地操纵着按钮。插秧机经过的地方,留下一排排绿色的诗行。这些诗句,将吸收土地的养分,然后分蘖、孕育、拔节、灌浆、成熟,将一个新农人的梦长成艳丽的风景。

    ⑬那些艳丽,会从大地之上,洋溢到每一个站在天地之间的农人脸上,怎么擦也擦不去;也会升起在每一个游子的心头,怎么挥也挥不去。

    (选自《西安日报》,2023年07 月03 日)

    1. (1)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根据提示,给下面的两个句子做批注。

      ①父亲将秧把均匀地抛到水田里,画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在水田里溅起点点的欣喜。(“欣喜”能“溅起”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②母亲一把一把一束一束一捆一捆 , 保持着节奏、频率、行距、株距,一撮一撮,就像一个女诗人娴熟地敲击着键盘,将绿色的诗行写满田野里。(作者为什么将多个数量词连用?)

    2. (2) 小南认为,文章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符,应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3. (3) 你从第⑬段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4. (4) 本文为什么以“绿色的诗行”为题? 请谈谈你的理解。
    5. (5) 同学们想在“美文分享”公众号上推送这篇文章,需要加入插图,使版面更美观、协调。以下三张图片,你会选择哪一张作为本文的插图? 说说你选放的位置及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