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三则关于大熊猫的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最近,大熊猫“花花”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不少游客表示愿意“排队2小时,看花花3分钟”。与其他大熊猫相比,它有哪些惹人关注的流量密码呢?
首先花花的外形极具辨识度,人们总能在众多熊猫中轻易地找到它。它的个头比同龄大熊猫矮小,胖乎乎、圆圆的;脑袋与身体融为一体,几乎看不见脖子:坐下来就像一个三角形,是名副其实的圆“滚浪”。
除去极具辨识度的外形外,让花花真正出圈的,是近期在社交平台爆火的一系列“剥笋老被抢”的视频。由于是早产儿,花花走路、吃饭、活动时都要比别的大熊猫慢半拍,常常是熊猫群里被“欺负”的那一个。与世无争、可怜无助的花花,激起了万千网友的怜爱。同时,花花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娃”,谭爷爷每次都用标准的川普喊它“过来(果赖)”。久而久之,花花觉得自己的名字,就叫“杲赖”。最后,花花还是最会“营业”的大熊猫-它总是积极配合游客拍照,还摆出各种呆萌的姿势。
(摘编自《学习强国》2023年4月)
【材料二】
为什么熊猫招人爱?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反差萌,大熊猫的体型圆润,圆滚滚、毛茸茸的视觉效果,让人心生喜爱,加上脸颊由于长期嚼食竹子而圆鼓鼓的,看起来似乎没有攻击性。熊猫其实是实力强悍的食肉动物,它原本可以靠实力吃饭却靠卖萌为生,赢得了和平使者的美名。
第二,顽强性,原本是食肉目动物,却为了适应环境而改为以吃素为主,彰显了生命的顽强。熊猫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化繁衍,成为动物界当之无愧的活化石,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帜性物种
第三,幼态感,熊猫和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幼年的大熊猫和人类的婴儿,无论是体态还是声音都非常接近,悲人怜爱。
第四,极简醒目。毛色黑白的搭配,在野外是一种警告色,又可以抽象成一种辨识度极高的文化符号,号召人们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我们身处繁忙的都市,观看熊猫的悠然自在,也能释放压力。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3年4月21日)
“熊猫饲养员”岗位人气爆棚一岗难求一岗难求
伴随熊猫热度的持续发酵,原本少有人问津的“熊猫饲养员”岗位突然人气爆棚,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到了280份简历。
工作内容
铲尿、消毒、挖笋、做窝头、运竹子、独自守夜······
做熊猫饲养员,是个辛苦的体力活。
工作要求
这份工作的门槛并不太高,只要有畜牧或农校的相关专业背景,饲养熊猫所需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在入职后跟着团队快速学会,而对于有相关饲养经验的老手,则会进一步放宽学历的要求。 应聘实况
数百份简历的录取率竟然为零,引得一众网友惊叹。
南山竹海景区表示:“我们向几位投来简历的年轻人都抛出过“绣球',只是当详细了解工作内容以后,他们犹豫了;都选择了放弃。一听说要独自留在景区山上的小木屋里值夜班,基本都会打退堂鼓。”
离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到僻静的竹林深处日夜看护大熊猫,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需要足够的勇气。更何况,这份工作薪酬并不算丰厚,每个月到手大约5000元,全年做六休一,越是节假日还会越忙。当为大熊猫“狂热”的冲动劲头逐渐过去后,很少有人愿意真正赴约。
(来源:《浙江日报》2023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