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黛玉体,源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言辞风格,以其婉约含蓄、才 情横溢而著称。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黛玉体在社交媒体上逐渐流行,成为一种独特的 表达方式。比如:
九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情境
常规体 | 黛玉体 | |
朋友许久不回消息 | “又不回消息。” | “你大抵是倦了,竟予我这般敷衍。” |
朋友说大话 | “我不信!” |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
被迫加班(加作业 | “为什么总是我?” | “这加班(加作业)是单我一个人的,还是人人都有? |
【材料二】 “‘黛玉体’太解压啦!”道出网友心声。贴吧语录如下:
“‘黛玉体’含蓄融入个人情绪,让人不觉莞尔,产生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有些话不便直言,有些苦难以启齿。借林妹妹之口调侃生活,幽默且留有余地,好!”
“黛玉心思敏感,个性张扬,言语表达娇嗔率真,有才有情,我喜欢‘黛玉体’。 “‘黛玉体’对林黛玉的说话习惯进行了再理解,并进行现代生活化解读,妙!”
典籍金句 | 辩论要求 |
辩,争彼(彼,指论题)也。 ——《墨子》 | ① |
判也,察看、问考而确定。 ——《说文解字注》 | 有确凿的证据 |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中,指要害)。 ——《论语·宪问》 | ② |
善辩者,不多言…要有不言之言。 ——《庄子》 | 言辞要简练有力 |
巧言失真,不可。 ——《论语》 | ③ |
其争也君子。 ——《论语》 | ④ |
辩题:使用“黛玉体”的利与弊 | |
正方辩词 | 反方辩词 |
观点:使用“黛玉体”利大于弊 | 观点:使用“黛玉体”弊大于利 |
一辩观点: 使用“黛玉体”有利于有效表达。相较 于“常规式表达”, “黛玉体表达”更加①、 ② ③ ④。 | 一辩观点: 使用“黛玉体”不利于有效表达。相较于 “黛玉体表达”,“常规式表达”更加直接了 当、简明易懂。 |
二辩观点: “黛玉体”对黛玉语言进行“仿拟”,是 一种学以致用的创意表达。在恰当的场合/时 机,巧妙应用“黛玉体”,是高雅情趣的体现。 | 二辩观点: 这是恶搞。这种恶搞源于网友对经典人物缺 乏深入了解。这种游戏式地消遣经典作品,玩笑 化地表达个人情绪,是一种低级趣味的体现。 |
三辩观点: | 三辩观点: 使用“黛玉体”不利于传承经典文化。这种 娱乐化传播,会毁坏作品及人物的经典形象,破 坏经典作品的文化审美趣味,拉低社会文化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