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清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面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B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B .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可以作为对老师的称呼。文中意为前者。 C .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泛指学校。 D . 孝悌,孝顺父母,有时指孝顺之人。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善于论证,消了宜王称霸之心。齐宣王希望“辟土地,朝秦楚,在中国而抚四夷”,但孟子用“缘木求鱼”之喻和“邹人与楚人战”之例让他放弃了。 B . 孟子施政之策,内容十分具体详实。他描述王道景象时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时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C . 孟子通过对比,启发宜王施行仁政。他把明君的制民之产与当今国君的制民之产进行了对比,指出宜王的治理还差得很远,这就使宣王明白了施政方向。 D . 孟子善用整句,以之增强语言气势。如他以“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几句描述发政施仁产生的结果,因为形成了排比,所以气势酣畅,很有感染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 (5) 结合所节选的文字,请你谈谈孟子对“称王”“待民”持什么态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