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拖”中沉淀自己
乔兆军
①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强调做事要完整到位,不找借口、不拖延,雷厉风行,这确实是积极向上的。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概而论,有的事不去做反而更好,有的事等一段时间再去做,时机更成熟,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有的事适当地“拖延”一下,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有的事,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这时候, “拖”就显得尤为必要。
②朋友在一家养老院工作,他说老人在脑萎缩状态下向你提要求,用“拖字诀”很管用。一天,有位老奶奶伤心地向他诉苦,说自己的儿女结婚没房子(实际她的儿女都快七十岁了),这显然是老人记忆与现实出现了混淆。朋友承诺马上帮忙解决问题,老人止住了悲伤。朋友避开老人两三日,再次见面,老人完全忘了这事,还乐呵呵地跟朋友谈其他事情。
③单位要提拔一名科室负责人,小李和小刘都是合适人选,且能力不分伯仲。提谁不提谁,领导班子成员各抒己见,一时难以定夺,最后局长拍板,两个人都纳入推荐人选,先拖上一段时间再说。时间一长,有小道消息说小李已内定,小刘沉不住气了,酒后跑到单位里大闹一场,捉拔的事也黄了,小李顺利当选。你看,谁沉得住气,谁拖得住,谁就占了主动权。而且在拖的过程中,人一着急就容易暴露问题,也就顺便解决了问题。
④1860年,曾国藩正在跟太平军鏖战,突然接到圣旨,英法联军兵锋直指北京,朝廷令他火速派鲍超①带兵北上勤王②。曾国藩接到圣旨,很是头痛。奉旨行事,此时战局必然逆转,后果不堪设想;抗旨不遵, 自已难免有杀头之罪。
⑤李鸿章说: “现在,恭亲王已与洋人谈判,不出意外,不日将签署合约。若奉命北上,可能还没走到半路,双方已息戈罢兵。那时,北进没意义,这边又坐失战机,朝廷必然追究大帅之责。不如先向皇帝上一道奏折,说鲍超品级太低,在指挥作战中起不到多大作用,请求朝廷在您和胡林翼③二人中选定一人带兵进京。皇上再批复回来,一去一回,就得十天半个月,那时,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我们也就不用挥师北上了。”曾国藩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果然,奏折发出没几天,新圣旨又到了:不用北上了……
⑥还有个以“拖”解决巨大难题的典型事例。东晋大司马桓温让时任宰相的谢安帮他写推荐书, “加九锡”④。桓温是想先得到九锡之礼,为下一步篡位过渡。报告打到朝廷那儿,朝廷也不能说不办,毕竟桓温权大势大。谢安有招,拖。桓温一问,谢安就说,啊,正办着呢,那么多的礼器还没准备好,再催,就说,得写一写诏书啊。就这么拖来拖去,硬生生拖了好几个月,直到桓温去世,诏书还没写好, “加九锡”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谢安以非血腥的方式“拖”字诀,粉碎大权臣桓温的篡位阴谋,保住了司马家的皇位。
⑦曹操在夺取荆州后,急于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在士兵疲惫,粮草缺少,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出兵,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皇溃逃,败走华容道,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⑧“拖”不是消极怠工,不是懈怠人生,换一个角度来说,它可以理解为“理性” “迂回”,以柔克刚。做事不要“拖”,但是要“会拖”,技巧万千,存乎一心。学会在“拖”中沉淀自己,调整自己,静待时机,久而久之,人也会变得更理智。
【注】①鲍超:清末曾国藩所带湘军主干之一,与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官至提督,封子爵,后与淮军镇压捻军,卒谥忠壮。②勤王:指作为臣子的下属,带兵救助君王。③胡林翼: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④加九锡:指九种礼器,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a.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