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徽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徽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节选《唐顺之文集》,有删改)

    文本二: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节选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删改)

    1.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吾A江南人B斩竹C而薪之D其E为园F亦必购求G海外奇花石H不自惜。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阙,指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B . 孑孑,“孑”是孤傲、孤高之意,与成语“茕茕孑立”中的“孑”词义相同。 C . 致,求取,获得之意,与《孔雀东南飞》“何意致不厚”中的“致”词义不同。 D . 适,乐之意,与《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的“适”词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都的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就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却由于天气变冷竹子又干枯而死。 B . 京师人与南方人对待竹子态度不同,南方人甚至讥笑京师人把他们当柴烧的竹子当做珍宝。 C . 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文章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D . 文本一夹叙夹议,通过不同地域的人的审美判断,从而得出世上的美丑好恶是有固定不变的标准的。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②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5. (5) 文本二认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文本一和《种树郭橐驼传》是如何体现文本二所认为的“思理为妙”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