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下·浦北月考)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选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删改)

    【材料二】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郎佳子彧(y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

    面人源于汉代,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

    郎佳子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2019年,郎佳子或创作了作品《变脸》,记录了在变脸那一瞬间的动态时刻。疫情防控期间,他创作了面塑作品,向钟南山院士以及所有医务人员致敬。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他入驻社交平台,录制短视频,在电影、节日、时尚品中寻找创作灵感,让传统手艺的发展速度跟上时代。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极有可能让“非遗”更好更快地走进大众视野。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1. (1) 下面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存在于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礼仪节庆等民间习俗。 B .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C . 当下“非遗”传承中,年轻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 D . 面人制作一般先塑造大体形制,再刻画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
    2. (2) 下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一段依次介绍了非遗的概念、分类及对其保护的意义。 B . 材料一画线句用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C . 材料二加点字“极有可能”中的“极”是介词,起强调作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D . 材料三图表直观地显示,影响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最大问题——缺乏资金支持。
    3. (3) 壮锦是壮族特色的手工织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壮锦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请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三个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