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桂林模拟)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漫步博物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不经意间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每一件文物都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是对古人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见证。

    博物馆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90%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让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获得高度的历史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不少年轻人踊跃打卡红色博物馆。我国红色资源丰富,遍布大江南北。据统计,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有1600余家。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这些红色文物,在战火纷飞中保留下来,作为特殊的历史积淀,向今天的人们述说着不凡的岁月。年轻人在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过程中,重温当年的一次次艰难求索,是一种亲历、一种触摸,更是一种交融、一种对话,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止尽的探索。当前,我国一些地区中小学在积极探索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在探寻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物常看常新,博物馆要经常参观。搞好博物馆事业,人民群众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这是博物馆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摘编自《人民网》2024年03月09日)

    【材料二】

    把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活”在校园已成为业界共识。送课程、送讲座、送活动,合作研学营……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方式不断深化拓展,不再是割裂的“两张皮”,而是逐渐融合。

    博物馆馆藏资源,与学校课程体系、教材进行融合衔接是当前的趋势。“我们从唐代壁画的绘制、修复、保护、展示等多角度,对接语文、历史、美术、物理、化学等学科,是覆盖多学科、多学段的立体化课程体系。”陕西历史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廉钰介绍,他们联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共同开发了以唐墓壁画为主题的研学原创课程“盛世壁藏”。陕历博的员工与曲江二小的教师组成了双师团队,在课程设计上,既有贴近生活的古人服饰、美食的内容,又贯穿了语文阅读、美术设计、历史研究等多学科知识,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资源巧妙结合。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07月31日09版)

    【材料三】

    (某班级“校馆联动——请文物来上课”主题小报)

    1. (1) 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红色文物在战火纷飞中得以保留,沉淀、记录下了过去的不凡岁月。 B . 文物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观众对历史和文物的兴趣。 C . 将博物馆“搬”进课堂,体现了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方式已经彻底融合。 D . 老山界作为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被多位红军将士写文回忆。
    2. (2) 下列对材料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从历史、文化和教育的价值论述了与博物馆深度接触的必要性。 B . 【材料一】中画线句用数据介绍了我国红色资源的分布情况,富有说服力。 C . 【材料二】可将新闻标题拟为《博物馆教育:场馆成课堂文物来“上课”》。 D . 【材料三】中两个“最”字突出山的高度,体现了纪念馆介绍词语言的严谨。
    3. (3) 请判断下面哪一幅图更适合作为“校馆联动——请文物来上课”主题小报的插图,并结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说明理由。

      饭盒

      腰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