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玉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I;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日暮苍山远”勾勒傍晚时分山川的景象,它不仅美,而且很真实。为什么日暮的时候苍山会显得远一些呢?

    ②这实际上与黄昏时分太阳与苍山本身及之间的影像变化有关,其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③早晨或黄昏时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白色(或浅色)的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较强的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叫光渗作用。早晨或黄昏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相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就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或黄昏时比中午时大些。

    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曾对光渗现象做过描述:“隔着太阳窥看树枝,常觉得它变细了甚至于辨别不出。按理,城堡上的炮眼和垛子是一样宽的,然而我看起来前者特别宽一些。”

    ⑤其实,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晶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波长较长的暖色光(如红光)焦距长﹐焦点不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具有一种扩散性;相反,波长较短的冷色光(如蓝光)就比较清晰,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同样大小的物体,红色物体就显得比蓝色物体大一些。

    ⑥色彩的膨胀,收缩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亮程度有关。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

    ⑦另外,点光源发出光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越来越弱。黄昏时太阳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与观察者越来越远,它的明亮程度也越来越小,周围的景物(苍山)也越来越暗,人们感到它越来越远了。同时,日落时,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太阳变大了,太阳旁边的景物在观察者的眼中就相对变小了。

    ⑧经过上面的解释,对“日暮苍山远”所勾勒的黄昏苍山图,我们是否有更通透的理解?

    (摘编自王恒《光渗作用成就千古绝句》)

    【材料二】

    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光波的波长与其散射光的强度成反比,长波的散射光强度小,不易散射,短波的散射光强度大,容易散射。正午太阳直射,阳光穿过大气层厚度最小,其在大气层被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少。早晨或黄昏的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比正午时厚得多,其被大气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多。因此,观察者在早晨或黄昏接收到的阳光主要是长波。

    (摘编自余小英、李凡生《从物理学角度鉴赏“两小儿辩日”》)

    【材料三】

    物理学是用人的理智寻求自然界中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简洁规律美,文学是用情感感受世间的人和物,它是一种诗意的美。物理学与文学就像两条溪流。物理学这条溪流融汇了人类的理性,溪水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无误地流动着。文学的溪流则充满了想象,那跳跃的溪水时而清脆嘹亮,时而忧郁低沉。当物理学与文学这两条溪流在向大海汇聚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海阔天空,感受到了自然界更深邃、更广阔的美。

    (摘编自韩晓霞《论物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用设疑提问,引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增加文学性。 B . 根据图一所示,用画图表说明方法说明外界的光要经过晶状体再最终作用在视网膜上。 C . 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可以一定程度地解答“两小儿辩日”的争辩。 D . 物理学只有汇聚到文学之中,才能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地流动。
    2. (2) 下列日常行为,没有利用光渗作用的是(    )
      A . 觉得自己较胖的人,可以穿黑色或深色衣服,这样看起来显得瘦些。 B . 冬天挂黄色窗帘,会让人觉得温暖,夏天挂蓝色窗帘,则觉得清凉。 C . 超市中,如果要使小商品、小包装显眼一些,应该采用鲜艳的浅色。 D . 教室墙壁—般涂乳白、象牙白等白色系色调,让人感觉更宽敞明亮。
    3. (3) 学好物理对语文学习有什么帮助?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