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填空题
  • 1. (2023八下·平湖期中) 人们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 (1)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面包嵌葡萄干模型”,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2. (2)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填序号)。通过实验中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卢瑟福认为原子内存在一个质量大、体积小的结构,卢瑟福所说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卢瑟福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三个模型中你认为最符合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3. (3)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子结构模型在研究发现中不断改进。结合以上材料,以下说法合理的有____(填字母)。
      A . 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 B . 实验、假设、模型等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C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D . 玻尔的模型是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最后阶段 E .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