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① , 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②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③甚多,恐人人皆恃④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⑤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⑥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①解任:解除任职。②上:皇上,指李世民。③中外:朝廷内外的故人。④特:依靠,依仗。⑤纳:接受。⑥私:偏袒。
-
(1)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不可不学”中的“学”与“学而时习之”的“学”,含义相同,都是“学习”的意思。
B . “孰若孤”中的“若”,通过勾连“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若”,可理解为“如,像”。
C . 查阅词典,“益”有以下义项:①增加;②更加;③好处;④有益的;⑤姓。结合语境,可知“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是“好处”的意思。
D . “朕何敢违”中的“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违反”。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
-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既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故“蒙乃始就学”。
B . 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方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有成效,一方面表现出吕蒙的自得与自信。
C . 乙文中唐太宗“怜之”的原因是“尝在秦王幕府”,“纳之”的表现是告诉庞相寿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发他离开。
D . 甲文中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正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到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
-
(4)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说一说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