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①这就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鸿篇巨制——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
②它长逾11米,明艳粲然,石青和石绿的浓艳色彩分毫未减,像是昨天才刚刚完成的。真要感谢古代使用的矿物颜料,能够经年不变、历久弥新,现代的化学颜料就远远没有这样的生命力了。
③大宋的千里江山,画卷上徐徐展开,山峦耸翠、烟江叠嶂,其间的溪岸坡渚则或稀落或浓密地生长着树木。一丛一丛的屋宇藏身在山间林下,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梁柱细如发丝,却没有一处失了形走了样,这样的精细入微,巨细靡遗,不知比相机的分辨率要高出多少倍。水中还有舟子渔父,或行船或垂钓,虽人细如蚁,但我们却能够清楚地看到画中人物的神情。
④好一曲大宋江山的瑰丽赞歌。
(选自《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故宫里的宝藏》,罗米著,天天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有删改)
【材料二】
《新千里江山图》是人民日报新媒体精心策划并于2022年10月推出的视频。它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综合运用三维模型+场景CG(电脑动画图像)等多种新媒体技术,动态还原了祖国的青山绿水、人物的奋斗故事、时代的发展成就。
(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材料三】
《新千里江山图》为何受青睐(节选)
熊捷
以技术支撑思想情感表达
①《新千里江山图》的“新”字体现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是《新千里江山图》炽热的时代精神内核。阐释“江山”,关键在“人”。于是,以三维技术置于青绿山水之间,时代典型英模人物、乡村振兴巨变、上天入地壮举、大国工程伟业一一入画。这幅《新千里江山图》里,还原了每个中国人在这十年间共同的记忆和生活,承载了每个中国人拼搏的样子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以技术实现极致观赏体验
②在场景构建部分,我们充分运用中国的传统美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增加图的立体质感,将原作的青绿配色风格和山水画的构图方式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场景CG(电脑动画图像)复现;在舞蹈拍摄部分,我们采用了电影级别的实景拍摄与后期CG合成技术,将“只此青绿”的动人舞姿真正搬进了画中;在人物制作部分,我们搜集了大量相关人物不同角度、衣着、动作和表情的高清照片,通过照片复原技术,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真实还原,惟妙惟肖,增加网友的沉浸式体验。
③网友仿佛坐上穿越时光机,跟随着代入感极强的镜头一起穿过山川峡谷,飞越港珠澳大桥,掠过塞罕坝林海,欣赏国家公园的万物生灵,在田野、丛林、雪山、湖泊、城市等多个场景中感受中国这十年,在张桂梅老师、陈祥榕烈士、疫情间的医护工作者们等中国脊梁的奋斗故事中感动中国这十年,在复兴号、大飞机、中国天眼、白鹤滩水电站、航天工程等大国重器的视觉冲击中铭记中国这十年。不少网友在看完后都直呼“过瘾”。
以技术推动主流价值传播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⑤2023年,“新千里江山图”的画卷铺展到全国各地。南京玄武湖畔,我们搭建了“新千里江山图”主题互动场馆,实现了真正的“人在画中游”;在西安的古城墙上,“新千里江山图”主题灯光秀将新时代风貌投映在古老文明之上;近70场“新千里江山图”主题直播,带大家从三维走到实景观赏;数十个城市上千块地标大屏几万小时的循环播放,实现了从小屏到大屏的多屏联动。
(选自《人民周刊》,2024年3月18日第4版,有删改)
【示例】推荐人物:我国首架次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一着惊海天》)
画面内容 | 配乐/音效 |
飞行员驾驶舰载机飞过青绿配色的群山,飞向蓝色的大海,之后稳稳地停在航母甲板上,阻拦索呈巨大的“V”字。 | 配乐:雄壮激昂的音乐 音效:发动机的轰鸣声 人群的欢呼声 |
备选人物:①红军战士们(《老山界》)②后生们(《安塞腰鼓》)②邓稼先(《邓稼先》)④杨利伟(《太空一日》)
画面内容 | 配乐/音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