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4·东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9月22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31周年。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而立,诠释“中国速度”,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正式决策灾施载人航天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新征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助推中国载人航天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杯志着我国空间探索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30多年来、几代航天人经年累月持续奋斗,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前两步任务,即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全面实现“三步儿”发展战略任务目标。    30多年来,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上,中国载人航天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超越发展,最终突破和掌握了一大批关健核心技术,培养造就了一支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材料二: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王亚平曾介绍“首次太空授课后,有很多孩子因此喜欢上了航天,也有孩子因此报考了航天专业,甚至有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为我的同事,这也是让我非常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我国是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由中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靠的是国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彰显了国家重视青少年成长的价值取向和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的宏大抱负。

    1. (1) 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经验。
    2. (2) 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太空授课对广大青少年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