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就读的中学不远,清晨上学都要在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每个清晨走到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油条)喝豆浆。这时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③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不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④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我对她心生崇拜。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⑤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去那家小吃店了。直到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又偶尔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那姑娘还在。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还是用我熟悉的那姿势擦汗。她抬起脸来,脸色没了昔日的愉快,那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我站在锅前,用一个成年的我审视那更加成年的她,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站在我面前的实在只是一名普通妇女。她正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买馃子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当年的我,专心崇拜的就是这样一位妇女。
⑥又是一些年过去,记得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麻木而慵懒,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的她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她不过 40 来岁,竟落到这步田地,心里莫名地有一些失落。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⑪“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⑫“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⑬“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去。
⑭“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⑮“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赞美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⑯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正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万分欣喜,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赞美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对生活的再次追求。
⑰当你走向陌生人,真诚地与他交流,平淡的生活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时间 | 她的样子 | 我的感受 |
13 岁那年的清晨 | 美丽、愉快、专注 | ① |
几年后 | ② | 怀疑 |
又是一些年过去,秋后的一个下午 | 麻木、慵懒、漠然 | ③ |
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 | ④ | 欣喜 |
她正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