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如今,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芯片。当我们手拿遥控器打开电视机,当我们拿着手机跟外界打电话,一切的背后都是芯片在工作。
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可能导致最终这枚芯片无法达到标准。同时,芯片的研发成本极高,且研发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动辄需要投入上百亿资金且耗时需要数十年。芯片制造过程难,技术更新速度快,这就造成了高成本低回报的局面。我国的芯片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正式起步,对外依存度高,要面临的技术挑战有很多。然而,尽管“打造中国芯”困难重重,我们依然要砥砺前行。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2019年8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一生一芯”计划。迄今, “一生一芯”计划已历6期,规模逐步放大。为了应对大规模芯片人才培养的挑战,教师解壁伟提出“让学生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学生中遴选助教,指导新报名的学生学习。为了集聚更多有志于芯片设计的各高校学生,在助教团队的支撑下,通过举办暑期班、送课上门等方式, “一生一芯”计划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覆盖高校从1所扩大到300余所,报名人数从首期的5人到第6期的2000余人,6期累计报名已超6000人。不只是高校,华为、长城汽车等企业也送相关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学习, “一生一芯”计划逐渐成为全国芯片设计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10日第1版,有删改)
材料四:
近日,小米首款智能汽车SU7亮相,连带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车规类芯片,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在佛山,有一家成立仅12年的科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模拟芯片技术多次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得到国内外一线手机和汽车品牌的认可。
这家企业的佛山研发团队负责人谭小亮获评为新一届佛山大城工匠。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凭借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持续钻研来做产品研发,绝不会做复制国外的copycat(模仿者)”,谈及坚持创新的内生动力,他自豪地说。 “我们常说芯片设计只有0分和100分,如果只做到99分,那么这个芯片也是存在极大问题风险的”,他认为,将产品锤炼得更精良更优秀,是他和团队成员必须时刻保持的工作态度。
让他安心留在佛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长期对科研人才的尊重和厚待。早在其入职前,刚成立一年的公司即入选为佛山市创新科研团队,获得市提供的重要创业资助。直到现在,相关部门仍经常派出专人协调、解答相关政策问题,为企业举办融资对接会等。
如今,团队成员大多为95后年轻人才,佛山全方位满足他们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需求, 用心培育、孵化好每一颗科研种子。
(选自《佛山日报》2024年4月4日, 有删改)
“佛山‘芯青年’, 打造‘中国芯’”调研报告 | |
【打造“中国芯”之“困”】 | 【培养“芯青年”之“策”】 |
不少中国芯片制造企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打造“中国芯”仍旧面临着诸多困难: ① | 培养“芯青年”我们在国家、政府以及个人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在国家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类似“一生一芯”这样的人才培养平台。此外,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