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五下·南海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不敢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不敢”经常挂在嘴边。吃饭时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时,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放在阴凉处晾晒。十多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主人看他干活如此卖力,日日好酒好菜款待。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雇主脸色不免日渐难看,饭菜也越来越马虎。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说:“干不干透跟你有啥关系?你只要做好家具,挣了钱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⑤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⑥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干了足足20多天才完工。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老家。

    ⑦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⑧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我爷爷,就羞惭地拿着好酒好菜登门致歉。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⑨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恳请他留校做他的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⑩后来,父亲工作的学校的老校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捏造事实,揭发老校长中饱私囊,他们也蛊惑父亲一起揭发。父亲愠怒地说:“我刚来学校不久,对学校事务知之甚少,对老校长个人更是不熟悉,我可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那样会遭天谴的。”

    ⑪风波过后,老校长官复原职,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坚决拒绝,诚恳地说:“教育事关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我才不配位,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

    ⑫父亲在领导岗位任职多年,两袖清风,坦坦荡荡。虽退休多年,但人们还经常说起他的事,对他很是尊敬。

    ⑬如今,我们兄妹三人也已成人,“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幡然悔悟:

      耳濡目染: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3. (3) 文章写的是爷爷,在文章中却提到雇主邻居家请来的木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是怎样做的?
    5. (5) 爷爷的“不敢”对我们兄妹三人又有哪些影响?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又应该如何践行“不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