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泥即湖床沉积物, 由径流携带物质和生物腐殖质构成。湖水扰动底泥使之悬浮并释放其内部物质的现象称为底泥再悬浮。南四湖某湖区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南部,泗河流经济宁城区注入该湖区。该湖区生有大量沉水植物菹草,耐寒不耐热, 遇高温易死亡。经研究表明,该湖区底泥再悬浮频繁,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严重,且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为把握湖区底泥再悬浮的机制规律以制定治理方案, 某团队对甲(湖心区)和乙( 河口区)两处底泥进行了采样研究。图示意两处采样点底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再悬浮强度。

    1. (1) 简述该湖区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
    2. (2) 甲乙两处采样点底泥再悬浮强度存在差异,且自冬季至夏季差异显著增大,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 (3) 分析该湖区底泥再悬浮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的原因。
    4. (4) 针对该湖区底泥再悬浮产生的污染问题,列举两项生态治理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