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①近年来,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青少年上网看短视烦也愈发普遍。然而,由于内容特点、算法推荐、心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人感觉刷短视烦会“上瘾”。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视频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②《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短视烦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
③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近年来,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素少年设置起“防护网”。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监管部门可利用上线审查、应用管控等实现综合监管,短视烦平台等也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才能让监管更加有力有效。
④帮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关键在疏导。应当真正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短视频平台和创作者有责任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摇健康向上的内容。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农村地区应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图书、文体设施、社区活动等更可及。尤其是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如何更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亟待全社会合力破题,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
⑤防止网络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从推进专项行动,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到围绕有关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一系列务实举措,凝聚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也应看到,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用网也需“投之以渔”。譬如,防沉迷的治本之策,就是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既针对新形式、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又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用网能力,才能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14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