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2024九下·丽水模拟)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和世界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年马克思

    青年毛泽东

    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

    作文中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

    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他在24

    岁时就开展过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他

    深入细致地了解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居民

    真实的生活状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

    露了这一地区资产阶级政府背离人民的

    “官僚本质”。

    毛泽东喜欢读“无字之书”,反

    对忽视实践,主张要从实践中学习。

    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喜欢周游各地、

    体察社情民意。1917年暑期,24岁的

    毛泽东和同学以游学方式,在一个月

    左右时间内徒步游历了长沙、宁乡、

    安化、益阳等地。同年寒假,他又步

    行至浏阳文家市作社会调查。

    1. (1) 马克思为了人类的幸福、毛泽东为了中国的独立,分别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2. (2) 某班开展“畅想未来”主题班会,小浙组和小江组围绕辩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请选择其中一方观点撰写一份辩论词。(要求:联系青年马克思、毛泽东的事迹,事理结合,逻辑清晰)

      正方观点:青年成长的关键是投身社会实践。

      反方观点:青少年“宅”在家里也是挺好的。(附右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