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国无法不兴,法治建设需要你我共同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法速递】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链接】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案例聚焦】

    熊某在某篮球比赛直播间观看比赛时,在评论区发表侮辱英烈刘代旭的言论。四川成都武侯公安网安大队联合相关派出所将熊某抓获,熊某对自己侮辱英烈的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分局已依法对熊某予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

    【法律链接】《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的自由。

    《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不得有下列行为:....(二)歪曲、丑化、褻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凝聚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1. (1) 根据“新法速递”的内容,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 (2) 根据材料,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熊某的行为。
    3. (3)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做好这一工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