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为进一步发挥新时代科普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高质量科普体系。新时代高质量科普的框架体系具有“全周期、多主体、强支撑”的特点,从时间、主体、环境三个维度发力,侧重生态文化、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撑和相关目标实现。
在时间维度上强调终身科普。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郎格郎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根据科普的分阶段特性,结合终身教育理念,可将身科普体系概括为三个子系统,即校园科普、社会科普和网络科普。网络科普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并且逐渐成为主流的一种科普方式,是终身科普体系中最重要、最广泛、最多样的方式。通过构建终身科普体系,保证公众科普的常态化和终身供给。
在主体维度上,强调跨学科、多主体、广覆盖、融产业的特征。就多主体特征而言,新时代科普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协同运营的体系。事实上,政府在坚持科普社会公益事业属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他主体在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鼓励企业出资建设科技场馆、展厅设施等,在宣传展示企业科技实力和企业文化的同时,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对于个人主体则要调动行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动性,鼓励个人在科普领域自由创作、形成影响。
在环境营造上,需全面完善生态体系,营造文化氛围,储备人才队伍,完善成果转化体系。生态体系上,科普作为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信息的传导,并通过改变人的认识层面,促进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上,科普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有专家认为,科普在形式上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这也赋予了科普文化活动的属性。科普工作要针对这种属性,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人才队伍上,科研人员是科普链条的前端,也是整个链条里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积极投身科普写作、科普讲座、科普评选等科普活动之中。成果转化上,科技成果科普化可以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度,使科技成果获得更多技术转移的市场机会。
(摘编自刘润达、胡睿《新时代高质量科普发展体系探讨》)
材料二:
最初,科学家为了分析实验数据而创建可视化形式的图表,在视觉表达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可视化创作富有惊人的美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图像逐渐成为了科学传播的符号阐释载体。借助科学可视化,将艺术符号与科学研究成果结合,构建与受众之间的感性交流空间。随着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融合发展,科学可视化不再局限于科研领域,集合科学、艺术与技术三者的优势,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多感官媒体交互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湖大学联手合作举办了“交集之域”卓越硕博跨年展览,这是西湖大学第一次举办的大型艺术展,也是两校研究生首度尝试组队进行的艺术创作展,开放命题和跨界征集造就了不少惊喜之作。艺术与科学的交集之域,闪耀着智慧与思想碰撞的火花。参展作品“Be Seen”在墙上展示了“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主创团队将或大或小的“生命”放置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复述细胞、菌落、神经纤维的模样,这个“皿”空间承载着生命走向成长、丰富、变异和消失。创作者希望在有限的时空里去表达无限的生命,欢迎观众参与互动去创造他们眼里的“生命”。
科学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颖的科普表达方式,将科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传播内容能被受众理解。大众对可视化的内容感兴趣,因其符合时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美丽化学》系列是近十年来打破传统科普传播形态的新兴影像创作形式,区别于以往传统的科教式科普纪录片,以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将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视觉艺术有机结合,改变了大众对化学的刻板印象,在唯美的配乐光影中挖掘化学之美,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但如能在视频中呈现更全面深入的化学原理分析,面向高中生年龄段以上的受众群体,可能会有更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此外,微电影是跨学科融合的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破圈创作的《有机师姐》系列,实现了科普微电影由硬科普到软科普的内容叙述转变,将化学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引导观众理解相关知识,并了解化学科研人员的生活面貌。这种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主动科普模式在近年来难得一见,值得同行们借鉴。
化学科普创作者借助科学可视化,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达到了有效的科学传播效果。因为科普不仅要针对青少年,更要面对社会大众,所以科普创作者还需要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的需求和认知差异,采用相对应的创作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多元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重视科普研究和创作,培养更多具有跨学科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高端科普人才。
(摘编自何绮婷《化学科普创作的多元化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