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一一自言问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答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也。人既难知,非言问所及,观察所尽。且人君之虑者多,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其有失也。君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尧曰:‘吾之举舜,已耳目之矣。今舜所举人,吾又耳目之,是则耳目人终无已已也。"君付可付,则已不劳而贤才不失矣。”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

    材料二: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①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②,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

    [注]①廛:指公家所建供商人租用的货仓,也指百姓住宅。②夫里之布:指夫布和里布。因故不能服徭役者,需出钱雇役,雇役钱叫作夫布;宅有空地而不种植桑麻,由国家抽取惩罚性的地税,叫作里布。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无敌A于天下者B天吏也C然而D不王者E未之F有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宜,文中指当然,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宜”意思相同。 B . 苟,文中指如果,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的“苟”意思相同。 C . 比,文中指比较,与《过秦论》中“比权量力”的“比”意思相同。 D . 济,文中指成功,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回答卫出公的使者,人很难被认清,因此君主在选拔任用人才时,不能仅凭个人观察和简单的问答来做决定。 B . 孔子举例,在舜帝时期,按照才能授予官职,任用士人,舜都听从尧的选任,说明君主在任用人才时必须信任他们。 C . 孟子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齐宣王深入思考如何对待臣民,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治理建议。 D . 孟子回复齐宣王,若尊贤使能、市场免税、关卡不征、农耕不税、居住无额外费用,最终就能成就王道理想。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

      ②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5.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在任用人才方面所持观点的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