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佛山期中)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 ,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材料二:

    景公出游,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如何?”晏子曰:“昔上帝以人之没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之,吾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 , 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患死?”公不悦。无几何,梁丘据乘六马而来。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不悦。无几何,公西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而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以诚不敬。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虽不去彗,将自。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何暇在慧茀又将见矣。”公不悦。无几何,晏子卒。公出屏而立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孰责寡人哉?”

    (节选自《晏子春秋·谏上》)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政不饰A而宽B于小人C近谗D好优E何暇F在彗G茀H又将见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岁,文中是名词作状语,与《师说》中“小学而大遗”中“小”“大”的用法相同。 B . 间,文中指空隙,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含义不同。 C . 相,文中有辅佐之意,与《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相”含义不同。 D . 亡,文中指消失、消亡,与“亡命天涯”“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均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庖丁解牛能顺应牛的肌理结构,且能反复实践,最后甚至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凭精神就能掌控用刀的节奏和方向。 B . 材料一借庖丁解牛的经历,说明了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其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C . 材料二中景公在出游时,一天之中三次受到晏子的谏责,其中晏子把君臣的和谐关系形象地解释为口味互补,而不是气味相投。 D . 材料二中晏子对景公进行劝诫,核心是希望景公说话办事要懂得规律,按规律办事,却没得到认可,不久晏子因此而去世。
    4. (4) 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③吾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

    5. (5) 晏子第三次劝谏时,不同意景公“召伯常骞使禳而去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