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眉山)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

    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节选自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

    [注]①信:通“伸”,伸张,这里是影响的意思。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B .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C .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D .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2. (2) 下面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课文“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可推知“即之”中“及”字意义为“与,和”。 B . 联系成语“闭门谢客”,可以推知“其素所往来少年”中“谢”字的意义为“谢绝”。 C . 查字典,“究”有“探究”“追究”等义项,“大百家之说”中“究”应选择“探究”。 D . 由名句“穷则独善其身”,可以推知“达出处”中“穷”字意义为“困厄,处于困境”。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洵在家修养自己的品行和德义,影响到家乡的父老们,后来在整个蜀郡也颇有声名。 B . 苏洵的两位兄长都凭借才学中举,而他年少时不喜欢读书,直到二十七岁才发奋努力。 C . 苏洵参加科考,屡试不中,感叹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学习,有五六年时间不写文章。 D . 苏洵为人温和,大器晚成,写文章有真知灼见,京师的学子们都尊崇他,效法其文。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②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