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南宁模拟)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昆曲、珠耳、剪纸、端午节、古琴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的完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有利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定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

    (摘编自《让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光彩》)

    【材料二】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结构统计表

    年龄段

    人数

    占比

    80岁以上

    107

    9.89%

    70~79岁

    237

    21.9%

    60~69岁

    287

    26.52%

    40~59岁

    444

    41.04%

    40岁以下

    7

    6.47%

    (数据来源:新华网)

    【材料三】

    “歌圩”是广西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个地方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它是壮族民歌文化的自然载体,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歌圩活动也逐渐减少。不少歌圩因为老歌手退出后没有中青年歌手参与和接班而消亡。应迅速采取措施,对这一古老民族风俗进行抢救和保护。

    (摘编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材料四】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展示了非遗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成为以非遗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新实践典范。

    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在内容设置上或个案深描,或群像扫描,让观众见识琳琅满目的非遗珍宝,并对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有更全面的认知。

    编导高度重视时光流转中的古今对话,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该节目以叙事内容、形态、风格和手法等多层面的创新,讲述新时代各地非遗项目赓续文脉、锐意创新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节目创作到所描绘的非遗传承图景,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有序与灵动结合、底蕴与活力并蓄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摘编自《<非遗里的中国>:用非遗文化点亮现代生活》)

    1. (1) 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非遗,有助于保护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B . 广西壮族的春季歌圩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每一处歌圩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C . 随着社会发展,歌圩这种原始群体歌舞由“娱神”“舞化”向“娱人”“歌化”发展。 D . 《非遗里的中国》对各地非遗进行展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2. (2) 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非遗”的种类。 B . 【材料二】表明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中青年传承人占比越来越大。 C . 【材料三】以“总—分—总”结构介绍了歌圩的时间、地点、起源、服饰、内容及现状。 D . 【材料四】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了《非遗里的中国》的表演方式、节目内容以及创新品质。
    3. (3)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出三点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