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庐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我这一生还见过太多太多的河流。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风平浪静。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比如得尔布尔河,敖鲁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贝尔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亚河等。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中的支流。

    在我眼里,河流就是河流,不分什么左岸右岸的。你就看河面上的篝火吧,它虽然燃烧在右岸,但它把左岸的雪野也映红了。勒拿河是一条蓝色的河流,传说它宽阔得连啄木鸟都不能飞过去。在勒拿河的上游,有一个拉穆湖,也就是贝加尔湖。有八条大河注入湖中,湖水也是碧蓝的。拉穆湖中生长着许多碧绿的水草,太阳离湖水很近,湖面上终年漂浮着阳光,以及粉的和白的荷花。拉穆湖周围,是挺拔的高山,我们的祖先,一群梳着长辫子的鄂温克人,就居住在那里。

    据说在勒拿河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放养驯鹿。那里森林茂盛,被我们称做“恩克”和“拉沃可塔”的苔藓、石蕊遍布,为驯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那时的驯鹿被叫做“索格召”,而现在我们叫它“奥荣”。它有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似马非马,似鹿非鹿,似驴非驴,似牛非牛,所以汉族人叫它“四不象”。我觉得它身上既有马头的威武、鹿角的美丽;又有驴身的健壮和牛蹄的强劲。过去的驯鹿主要是灰色和褐色,现在却有多种颜色:灰褐色、灰黑色、白色和花色等。而我最喜欢白色的,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云朵。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种动物会像驯鹿这样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它们虽然个头大,但非常灵活。负载着很重的东西穿山林,越沼泽,对它们来说是那么的轻松。它浑身是宝,皮毛可御寒,茸角、鹿筋、鹿鞭、鹿心血、鹿胎是安达最愿意收入囊中的名贵药材,可换来我们的生活用品。鹿奶是清晨时流入我们身体的最甘甜的清泉。

    它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它们的粮仓。除了吃苔藓和石蕊外,春季它们也吃青草,夏季呢,它们也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到了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它们最爱吃的东西。它们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还是绿的。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它们夏季渴了喝河水,冬季则吃雪。只要你在它们的颈下拴上铃铛,它们走到哪里你都不用担心,狼会被那响声吓走,而你会从风儿送来的鹿铃声中,知道它们在哪里。

    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我从小看到的房屋就是像伞一样的希楞柱 , 我们也叫它“仙人柱”。希楞柱很容易建造,砍上二三十根的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的样子,剥了皮,将一头削尖了,让尖头朝向天空,汇集在一起,松木杆的另一端则贴着地,均匀地散布开来,好像无数条跳舞的腿,形成一个大圆圈,外面苫上挡风御寒的围子,希楞柱就建成了。早期我们用桦皮和兽皮做围子,后来很多人用帆布和毛毡了。

    我喜欢住在希楞柱里,它的尖顶处有一个小孔,自然而然成了火塘排烟的通道。我常在夜晚时透过这个小孔看星星。从这里看到的星星只有不多的几颗,但它们异常明亮,就像是擎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似的。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有删改)

    ①希楞柱是一种圆形帐篷,即鄂温克人居住的房屋。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额尔古纳河地区夏季雨疏,冬季雪薄,还有裹挟沙尘的狂风,可见此地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 B . 额尔古纳河有很多支流,有的河岸宽阔,有的风景秀丽,有的高山环伺,并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 C . 在作者看来,河流就是河流,不分左岸右岸;河面上的篝火燃烧在右岸,却也映红了左岸的雪野。 D . 驯鹿是神赐予的,没有驯鹿,就没有“我们”。驯鹿已经和“我们”融为一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写“我”的高龄,为下文写“我”的广泛见识,写鄂温克人与驯鹿的关系埋下伏笔。 B .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展现额尔古纳河的自然风貌,形象生动,富于触感。 C . 本文大量篇幅描绘驯鹿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情节舒缓,这与蒲松龄《促织》的情节类似。 D . 本文描写细腻,笔触生动,语言清新优美,这种语言风格和铁凝的《哦,香雪》有相似之处。
    3. (3) 本文运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有什么好处?
    4. (4)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其颁奖词有“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