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一个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尽管农村居民养老金的覆盖率有所提高,但是整体保障水平较低,与城镇居民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居民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从200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直到2022年,13年间,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经过4轮调整从55元涨到了98元,仅仅上涨了43元。个人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个人的缴费情况。然而,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自主提高养老金缴费水平的选择意识相对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农村居民并不占多数。在个人缴纳标准偏低的情况下,全国大多数省份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在100—200元之间。如果仅靠每月领取100多元的养老金,显然不能支撑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已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
有人认为,我国居民养老金覆盖面广但水平低,不如缩小覆盖面以提高养老金水平。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此观点予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