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印江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便要还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泃(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 . 遂与外人间隔肃遂拜蒙母 C .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学而不思则罔 D . 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 .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不善交际、不喜张扬的品质。 D . 【乙】文描写了江南之地江苏省江宁县男耕女作、儿女啼笑、鸡犬鸣吠的美好画面。
    3. (3)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