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九下·巧家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看不见的路途

    宋尾

    ①终于,母亲决定来一趟重庆,但要先送我10岁的侄女到巴东某座深山的外婆家,然后再转道来渝。

    ②她没去过巴东,也没来过重庆。67岁之前,她去得最远的远方,就是150公里之外的汉口。除非不得已,她从不乘车,从不出门,她对车厢的机油味儿有一种近乎迷信的畏惧和排斥。坐汽车时,她总选择开窗的前排位置,让洞开的风呼呼地刮着脸,即使这样,她也是坐一次,吐一次。

    ③我见过那一幕。她犹如一个惊恐的孩子:脸煞白,身子紧绷绷地蜷曲,一只手死死地攥着前面的金属把手,在她的胃部,翻滚的雷声在澎湃。

    ④即便这般痛苦,她仍然动身了。因为孙女要去外婆家,而她父母都不在近旁;而我也需要她,来照顾无人看管的孩子。

    ⑤抵达巴东,她借别人的电话报平安,同时告诉我,不坐火车了,要改乘轮船到重庆,“我还没坐过船咧!”我急了,那我怎么接你哇?但她砰地挂了电话。这是她的一贯风格。

    ⑥翌日,她告诉我,买了船票,晚上10点开船,航行两天三夜。事已至此,我只有叮嘱她记得吃东西,下船立即找电话,但我也深知,叮嘱是无用的。

    ⑦随后,我在漫长的等待中不停抱怨她的一意孤行,又满揣担忧。她在我的时间之外“漂流”。

    ⑧好不容易挨到她抵达的时刻:10点半。然而。11点、12点,直至下午2点,毫无讯息。其间,远在广东的弟弟不停来电话,问她到了没有。

    ⑨当然,毫无音讯!

    ⑩所有人都惊慌失措,我拨打给重庆港,被告知不清楚上游船只信息;又拨打给巴东船务公司,电话是空号;上网拼命搜索,但那艘“失踪”的船只毫无踪迹。

    ⑪下午4点了,较场口85号8楼——整个编辑部都知道这事了。我的同事们都跟着焦虑起来,大家各种相托,终于找到当地交通局的一位副局长,要了船务公司老总的号码,接着联系上这位老总,正与他交涉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妻子几乎是跳起来告诉我:妈——到家了!

    ⑫没有语言能还原我当时的心情,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几天积郁交织的那种愠怒还有不断累加的焦躁,在这个消息之后顿然消失。这时,母亲已跟我失去联系65个小时了!

    ⑬回家后,妻子偷偷告诉我:“你知道吗,老太太那么瘦、那么矮,拖着一个大大的黑提箱,感觉雄赳赳气昂昂的!直接撞门就进来了!”

    ⑭我问母亲,“你是怎么回家的?”

    ⑮“坐公共汽车来的呀!”她说得感觉好轻松。

    ⑯原来船晚点了,出朝天门码头,她招了一个出租,结果被告知要100元,她吓了一跳,赶紧挥手让车走了。她走啊,走啊,找到一个公交车站,询问路人,一位好心人带她上了一辆公交车,又提醒她下了车,再转……跌跌撞撞地,竟然到了我家。妻子突然冒了一句:“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老太太。”

    ⑰是啊,这是母亲第一次坐船,第一次来重庆,而所有那些之前让我忧虑的问题,却好像就不是问题。我觉得她不是我自以为“了解”的那个懦弱的女人,那个惊慌于都市之大的老太太!

    ⑱半夜了,我仍因白天预设的种种凶险而失眠,而母亲已满足地酣眠。一直以来,我搞不懂一个问题:人老了是什么样子?但现在我好像弄明白了一些。一个人老了,同时也意味着生命慷慨地给了他任性与自由的权利。

    ⑲这是一条我看不见的路途:在我不了解的这消失的六十多个小时里,母亲不光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了我,还找到了自己——也许,就是她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1. (1) 经过母亲独自到达重庆这件事,“我”对母亲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在我的时间之外“漂流”。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拨打给重庆港,被告知不清楚上游船只信息;又拨打给巴东船务公司,电话是空号;上网拼命搜索,但那艘“失踪”的船只毫无踪迹。

    3. (3) 第⑫段说“没有语言能还原我当时的心情”,请你用第一人称帮“我”还原当时的心情。
    4. (4)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我们看不见的路途,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请联系选文和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这段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