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丽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二:

    (滕文公)使毕战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①井地,即井田制。②野人,即百姓。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经界A不正B井地C不钧D谷禄E不平F是故G暴君污吏H必慢其经界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刑,指处罚,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刑于寡妻”中的“刑”词义不相同。 B . 事,指侍奉,与《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中第一个“事”词义相同。 C . 治,指管理,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奚暇治礼义哉”的“治”词义不相同。 D . 卿,古代爵位名,与《与妻书》中“意映卿卿如晤”中的“卿”词义不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在没有固定财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善心,而普通百姓难以做到。 B . 通过对丰、凶年百姓生活状况的分析,孟子主张在畜养、种植、教育等方面施行仁政,最终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C . 孟子认为“君子”需要靠“野人”养活,建议在国都推行九分抽一的税制,在郊野实施十分抽一的税制。 D . 齐宣王希望孟子帮助他实现自己的志愿,滕文公派毕战来请教井地之事,孟子均借机阐发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5. (5) 结合材料一,分析孟子建议实行井田制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