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若克胜不足为武倘不胜翻为所笑。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

    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从太宗征高丽,诏道宗与李勣为前锋,及辽水克盖牟城,逢贼兵大至,军中佥欲深沟保险,待太宗至,徐进。道宗议曰:“不可。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可摧。我既职在前军,当须清道以待舆驾。”李勣大然其议。乃率骁勇数百骑,直冲贼阵,左右出入,勣因合击,大破之。太宗至,深加赏劳。道宗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赐以御膳。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践轼蛙 , 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也?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职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

    材料二:上欲自征高丽,褚遂良上疏,以为:“天下譬犹一身:两京,心腹也;州县,四支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众,仗陛下威灵,取之如反掌耳。今太子新立,年尚幼稚,自馀藩屏,陛下所知,一旦弃金汤之全,逾辽海之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皆愚臣之所甚忧也。”上不听。时群臣多谏征高丽者,上曰:“八尧、九舜,不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得时故也。夫天有其时,人有其功。盖苏文陵上虐下,民延颈待救,此正高丽可亡之时也。议者纷纭,但不见此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注释】①轼蛙:越王勾践将伐吴,将士斗志不足,恰好勾践的车下有一只青蛙“怒目而视”,于是勾践命令停车,行“轼礼”,军士勇气大振。②盖苏文:高丽国末期极具争议的铁腕军事独裁者。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

      若克A胜B不足C为武D倘E不胜F翻G为所笑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府库,国家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与“籍吏民,封府库”的“府库”意思相同。 B . 万乘,指代帝王,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与“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神器”用法相同。 C . 济,文中为渡河、过河之意,与成语“济世安民”“同舟共济”中的“济”意思相同。 D . 殆,文中为懈怠之意,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宗欲亲征高丽,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上奏劝谏,太宗虽未听从其谏言,但很赏识他。 B . 王道宗和李勣随从太宗征讨高丽,二人合击大败高丽,道宗因战伤脚,太宗亲自为他治疗。 C . 《帝范》中列举勾践和徐偃的事例,强调了重视国家战备和加强军事训练的重要性。 D . 褚遂良对太宗轻易远行、征伐高丽深感担忧;面对褚遂良提出的建议,太宗并没有听从。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可摧。

      ②盖苏文陵上虐下,民延颈待救,此正高丽可亡之时也。

    5. (5) 针对太宗亲征高丽一事,尉迟敬德和褚遂良的劝谏内容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