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红桥期末)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问》,《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取材于《史记·李斯列传》)

    1. (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窃以为矣 过:错误 B . 太阿之剑 服:佩戴 C . 人之贤不譬如鼠矣 肖:孝顺 D . 处卑贱之位而不为者 计:谋划
    2. (2) 下列各项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此四君 , 皆以客之功/假舟楫 , 非能水也 B . 江南金锡不用/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C . 居大庑下/议法度而修于朝廷 D . 学已成,辞荀卿曰/青,取之
    3. (3)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B .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C .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D . 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斯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驱逐客卿。 B . 李斯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是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C . 李斯主张人应该积极有为。他观仓中鼠而悟出人生哲学,认为一个人有无出息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 D . 李斯年轻时胸怀大志,跟随荀子学习帝王的治世之道;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以此实现人生抱负。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②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