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它日,(太宗帝)从容问曰:“政治若何?”征见久承平,帝意有所忽,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帝悟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材料二

    魏征者,才智士也,非贤臣也。征以谏得名,而所谏不得与古谏臣比。古之谏臣,婉谏与直谏不同,受赏与受诛又不同,要在问其心而已。其心纯,虽好货好色,孟子亲劝其君,而为君子。其心杂,虽攻击上身,谷永日谏其君,而为小人。

    太宗锐意太平颇事粉饰名言谠论史不绝书。当其谏也,太宗有故纵魏征之心,魏征有挟制太宗之意。太宗示其意以引诱征,而博纳谏之名;征反其迹以迎合太宗,而彰能谏之直,是君臣之交相笼络以成名也,曷足贵也?使太宗有纳谏之实,征有忠谏之心,则太宗不应过,征谏而不听亦当去矣,何君臣之喋喋不惮烦乎?太宗臂鹞,征奏事故迟,鹞死怀中。夫魏征者,直臣也,果人主不当玩禽鸟,谏可也,何必佯为不知,而刻薄其趣?不可施于友者,而竟施于君,以为不如此,不足以动人之传闻。此魏征诈太宗以取名也。盖征固才智士也,知其说之可以行,不行亦无害,则谏;知其说之必不能行,而又犯上之所忌,则不谏。

    (节选自袁枚《魏征论》)

    1.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太宗锐意A太平B颇事C粉饰D名E言F谠G论H史I不绝书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比,近来。与《侍坐章》中“比及三年”的“比”词义不同。 B . 执,坚持。与《促织》中“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的“执”词义不同。 C . 贰,再次。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且贰于楚也”的“贰”词义相同。 D . 即,即使。与《与妻书》中“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的“即”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戴胄多次上奏,认为柳雄罪不当死,应当判处徒刑,太宗欣赏他不畏滥罚的胆量,采纳了他的谏言,并以“弟”来称呼他。 B . 皇甫德参的奏章言辞急切,近于讥讪毁谤,引起了唐太宗的不满,魏征劝太宗理解大臣们这样做的用意,太宗才勉强给以奖赏。 C . 袁枚肯定了魏征的才干,却否定他的品德,承认魏征能直言进谏,是一个才智之士,但心怀杂念,不能算是一个贤臣。 D . 材料一的对话表现了魏征的正直和太宗的觉悟;材料二认为魏征、太宗相互利用,通过进谏、纳谏来沽名钓誉,对二人持贬抑态度。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公,无能道此者。人苦不自觉耳!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5. (5) 在魏征看来,唐太宗对待大臣进谏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