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张家界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灵魂

    丁东

    ①在“民以食为天”的历朝历代,米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形容,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夺取大米。谁掌控了大米谁就掌控了政权和命脉。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

    ②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对稻米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诗经》云:“八月剥枣,十月荻稻。”《诗经》又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小雅》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食以稻粱为贵。”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买竹为我打篱,更送米来作饭。用此回光反照,佛事一时成办。”8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不啻是中国,国外也有对稻米一往情深的诗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诗人以稻米入诗,把稻米提升到恋人的高度,足见稻米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何等之重。

    ④国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在所有的粮食中,大米是有灵魂的,其他都只能算是杂粮。确实,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等;经历了风雨雷电以及农人匍匐大地淌下的汗水,集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你说她没有灵魂吗?

    ⑤我对大米的深情,始于记事之日。我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因地少人多,收成不丰,很少能敞开肚子吃米饭。一家六口人每年四百斤不到的大米口粮,母亲精打细算着食用。平时以麦粞、大米混杂的麦粞米饭为主食,且时不时地把沉积在麦粞下面的米饭挖出来,给生病的孩子或奶奶吃。仅在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或生病时,才能吃上纯米饭。那不软不硬、酥酥绵绵、喷香爽口的米饭,溢着晶莹的油光,裹着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可惜只能吃一碗。另辅以土豆、山芋、南瓜等杂粮充饥。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个大大的谷仓,里面堆满了稻谷,怎么吃也吃不完。

    ⑥年岁渐长,我干过拔秧、插秧、除草、割稻、脱粒等农活。在稻田的田埂上,在母亲“回家吃饭”的吆喝声中,我看见自己——一位少年的单薄身影,渐渐被夕阳吞没。因而,知道每一粒大米背后的辛苦。尊重每一粒米,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但凡见人糟践粮食,内心便涌现出心绞般的疼痛。在我的感染、影响下,包括五岁外孙在内的全家老少都养成了光盘的好习惯。

    ⑦多少年来,米饭让我历尽生活艰辛,览尽世事沧桑。每次见到米饭,我便会浮想联翩,眼前呈现一片风吹稻浪的景象。继而,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

    ⑧岁月不居,时节若流。如今,生活变好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米少了荣耀,成了贱货。一百斤米换不到一盒化妆品,一千斤米换不到一部高档手机,一万斤米换不到一两平方米的商品房。尽管种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陆续开发出了不少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柔软爽滑的绿色、有机大米,但因收益低,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即便是日常以米饭为主食的普通家庭,30斤大米,也足足可以应付一个月。

    ⑨“水源流入土壤,沃野铺满金黄。”米呈现给我的,是珍珠般的皎洁,月光般的柔情,绮梦般的诗意,让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深情凝视,久久不放。我认为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

    ⑩“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一个人,对米饭的态度,就是对生活的态度。

    (节选自《长江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米与人类历史上政权的存续与消亡紧密相关。 B . “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生动形象地说明稻米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中。 C . 作者通过回忆曾经的生活遭遇,表现了自己尊重每一粒米的人生态度。 D . 日常生活中,30斤大米也足足可以应付一个月,说明现代人省吃俭用,崇尚节约。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运用排比写出了大米艰难的生长历程。 B . “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是将稻子人格化,表达了“我”对大米的深情。 C . “一百斤米换不到一盒化妆品,一千斤米换不到一部高档手机,一万斤米换不到一两平方米的商品房。”强烈的对比中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D . 本文中,“我”对大米的深情贯穿全文,描写了大米地位的古今变化,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3. (3)  文中引用李绅、黄庭坚、辛弃疾的诗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